一、犯罪分子騙學生的招術(shù)
1、偽裝身份,投其所好,引誘上鉤。詐騙分子持某某單位名片,稱是某某負責人,有何權(quán)力,可以幫助介紹工作,買緊俏商品,幫學生搞定某事等手法作為誘餌,達到行騙的目的。
2、推銷緊俏商品,以假鈔騙真鈔。通過付錢、找零等手段瞬間作案。
3、騙取信任,掩蓋作案真相。通過與學生拉關(guān)系,騙取信任,利用往來自由之便作案盜竊學生現(xiàn)金、物品。
二、高校詐騙案件的預防措施
1、提高防范意識,學會自我保護。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法制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動,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識。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貪圖便宜、不謀取私利;在提倡助人為樂、奉獻愛心的同時,要提高警惕性,不能輕信花言巧語;
2、同學之間要相互溝通、相互幫助。在大學里,無論哪個學院、哪個專業(yè),班集體、宿舍總是校園中一個最基本的組織形式。在這個集體中,同學間、師生間的友誼比什么都珍貴,因此相互間應該加強溝通、互相幫助。特別是在自己覺得可能會吃虧上當時,與同學有所溝通或許就會得到一些幫助并避免受害;
3、服從校園管理,自覺遵守校紀校規(guī)。為了加強校園管理,學校制訂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規(guī)定。制度總是用來約束人們行為的,在執(zhí)行過程中可能會給同學們帶來一些不便。但是制度卻是必不可缺的,況且,絕大多數(shù)校園管理制度都是為控制閑雜人員和犯罪分子混入校園作案,以維護學生正當權(quán)益和校園秩序而制定的。因此,同學們一定要認真執(zhí)行有關(guān)規(guī)定,自覺遵守校紀校規(guī),積極支持有關(guān)部門履行管理職能,并努力發(fā)揮出自己的應有作用。
4、遇有陌生人借手機,絕不要把手機借給他(她),可以請他(她)到公用電話去打電話,同時將手機迅速放進口袋或包里,避免被他人搶奪。
5、絕不要相信手機中出現(xiàn)的中獎信息,這類的信息可以說就是百分百的詐騙信息,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立即刪除。記住:天上沒有餡餅!切忌貪圖小利、貪圖不義之利。
6、上網(wǎng)中突然出現(xiàn)的莫名其妙中獎信息,絕不要相信。這些信息甚至還有所謂的官方網(wǎng)頁,其實這也是騙子的伎倆,如果你上這些網(wǎng)站證實中獎信息的真實性,其實就和你去問騙子:“你是騙子嗎?”的效果是一樣。遇事要多想,千萬不要被陌生人的形形色色的表象所迷惑。
7、陌生人打來的家人或親友的遇難信息,絕不要相信。不論對方自稱是誰,都不要相信。這時你一定不要慌張,要自己親自通過其他渠道去了解家人或親友的情況,更不能將自己的財物在沒有判明情況就轉(zhuǎn)給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