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題:金屬團簇與超原子
主 講 人:駱智訓 研究員
國家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時 間:2023年11月12日(星期日)上午 9:30-11:15
地 點:旗山校區(qū)藥學樓北樓402學術報告廳
歡迎廣大師生積極參加,提前十分鐘入場簽到。
福建醫(yī)科大學科技處
福建醫(yī)科大學科學技術協(xié)會
福建醫(yī)科大學藥學院
福建醫(yī)科大學創(chuàng)新藥物研究院
2023年11月10日
【專家簡介】
駱智訓,研究員,中科院化學所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2009年于化學所獲得博士學位,同年7月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11月回國工作、2015年入選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青年項目、2017年獲國家優(yōu)秀青年基金資助;現(xiàn)任《結構化學》青年編委、《中國化學快報(CCL)》編委。
主要以金屬團簇和分子聚集體為研究對象,致力于金屬表面化學反應的微觀機制研究。近年來,圍繞金屬團簇和超原子的制備/檢測、穩(wěn)定性/反應性與功能化相關科學問題,設計研制了多套創(chuàng)新性的大型儀器系統(tǒng),并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了中性/正/負電荷的1-40個原子的多種金屬團簇的制備與反應表征技術聯(lián)用,建立了基于深紫外與紅外光電離的飛行時間質譜光譜和基于富壓層流反應的自定義三重四極桿質譜與軟沉積的創(chuàng)新技術。提出了狹義和廣義超原子概念(Special and General Superatoms),把鹵素/氧橋保護的氣相金屬團簇與濕法合成的配體保護金屬團簇關聯(lián)起來;理論結合實驗闡明了超原子金屬團簇的穩(wěn)定性以及催化析氫與固氮的反應機制;提出超原子化學研究框架,初步構筑了三維元素周期表及在此基礎上的超原子團簇基因新材料。在包括Sci.Adv.,Natl. Sci. Rev.,JACS, Angew 等國際期刊發(fā)表科研論文150 余篇,應邀在 Acc. Chem. Res.,Chem. Rev.和Coord. Chem. Rev. 撰寫重要綜述5篇;合作專著《Metal Clusters and Their Reactivity》在 Springer 出版。
海報:福建醫(yī)科大學青年學術論壇第六十四期暨弘藥論壇.png